印尼德信2号连铸机连浇100炉破纪录,铸就钢铁生产高效标杆

来源:网络 时间:2025-10-30 10:49:14

  近日,印尼德信炼钢事业部传来重磅捷报:核心生产装备2号连铸机成功实现连续浇铸100炉的突破性成就,累计连浇时长达到56小时16分钟。这一成果不仅刷新了事业部自身生产纪录,更标志着其在连铸生产组织、工艺控制及设备保障等核心领域达到行业先进水平,为钢铁行业极致高效生产树立了新标杆。
  连铸机的连浇炉数是衡量钢铁企业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反映设备性能、工艺精度与管理水平的协同能力。此次100炉连浇的达成,绝非偶然,而是炼钢事业部聚焦关键瓶颈、开展系统性攻关的必然结果。为突破高连浇炉数目标,事业部专门组建专项攻关团队,从影响连铸稳定性的三大核心要素入手,实施精准突破。
  筑牢"心脏"防线:中包耐材的极致把控
  中间包作为连铸生产的"心脏",其耐火材料的性能与砌筑质量直接决定连浇时长的上限。攻关团队将中包耐材优化作为首要突破口,组织技术骨干对全流程进行重构:在耐材选型上,结合印尼当地原料特性与生产工况,筛选出抗侵蚀性更强的渣线干式料与挡渣墙材质;在砌筑环节,推行"分层控制、重点强化"的标准化作业流程,对水口、稳流器等关键部位实施精准砌筑;在烘烤阶段,优化升温曲线,避免因温度波动导致耐材结构损伤。同时建立"三级验收"机制,确保每一套上线中包的砌筑质量均达到最优标准,为长时间连浇提供了坚实的"内胆"保障。
  打通协同脉络:全流程生产的精准调度
  高连浇的实现离不开炼钢、精炼、连铸三大环节的无缝衔接。生产调度团队提前介入计划编排,构建"节奏匹配型"生产体系:通过大数据模型精准计算转炉出钢间隔与连铸拉速的最佳配比,将钢水供应波动控制在最小范围;优化钢包周转流程,采用"在线预热+定点转运"模式,减少非计划等待时间;建立跨工序预警机制,当某一环节出现参数偏差时,立即启动协同调整方案。这种全链条统筹模式,确保了连铸机始终处于"供料稳定、节奏均衡"的运行状态,为连续生产创造了有利条件。
  把控核心参数:钢水温度的精细化调控
  钢水过热度的稳定控制是保障铸坯质量与连铸顺行的核心密钥。攻关团队建立了"全过程温度管控体系":在精炼环节,将温度控制精度提升至±5℃,并根据钢种特性优化目标温度;在转运过程中,为钢包加装高效保温层,降低途损温度;在连铸平台,采用实时测温与动态调节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中间包温度补偿系统及时修正偏差。一系列精准调控措施,有效降低了过热度波动幅度,确保恒拉速操作稳定执行,从根本上减少了因温度异常导致的生产中断风险。
  在这场持续56小时的生产攻坚战中,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与管理人员组成攻坚梯队,24小时轮班值守:操作工紧盯结晶器液位与铸坯外观,精准执行每一项操作指令;维保人员定时巡检设备运行状态,对辊道、冷却水系统等关键部件实施重点监控;管理人员实时统筹资源调配,快速响应各类突发情况。团队的专业素养与协作精神,成为纪录达成的根本保障。
  此次100炉连浇的突破,带来了显著的经济与技术效益:从生产效率看,减少了开浇、重穿引锭等辅助时间,金属收得率提升约3%,单次作业效率较此前提高50%以上;从成本控制看,降低了耐材消耗与能源损耗,吨钢生产成本显著下降;从质量提升看,稳定的生产过程使铸坯合格率提升至新高度,为后续轧钢工序提供了高质量原料。
  这一成就不仅是印尼德信炼钢事业部向精细化、高效化运营转型的重要里程碑,更彰显了中国钢铁企业在海外产能布局中的技术实力与管理水平。未来,印尼德信将以此次突破为起点,持续深化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向着更高连浇炉数、更优生产指标迈进。

免责申明:凡本网所转载之内容仅供参考,其中任何观点均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文章中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如有任何疑问均可致电上海华诚金属网021-56785508。
  • 资讯
  • 电话
    固话:021-66788265
    客服:18017717126
  • 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