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年探索突破3.8米不锈钢贮箱制造技术 助力商业航天降本增效
近日,光年探索(江苏)空间技术有限公司成功交付直径3.8米不锈钢贮箱试验件,该产品由天兵科技委托研制,严格遵循TL-3运载火箭一子级飞行载荷标准设计,核心用于验证不锈钢胀形贮箱方案的强度、重量等关键结构性能指标,后续光年探索还将承担该贮箱的静力试验考核任务。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企业在大直径航天贮箱制造领域实现技术跨越,更为我国商业航天产业补上关键制造环节的短板。
航天贮箱作为储存推进剂的核心部件,其性能直接决定火箭的有效载荷与飞行安全性,而大直径不锈钢贮箱的制造更是公认的技术难题。相较于传统铝合金贮箱,不锈钢材料虽在抗压性、耐高温性和抗腐蚀性上具备显著优势,却面临密度大导致的重量控制难、焊接易出现裂纹变形等挑战。光年探索此次交付的3.8米试验件,通过优化胀形工艺与焊接技术,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实现了轻量化设计,完美匹配TL-3火箭对载荷与可靠性的双重要求——这款火箭作为国内大型液体运载火箭代表,集成五十余项创新技术,其结构件精度标准远超行业常规水平。
在制造过程中,光年探索攻克了多项技术瓶颈。借鉴大直径不锈钢贮箱的工艺经验,团队专门研发了适配3.8米规格的定位保形装置与立式装配焊接系统,有效控制焊接过程中的热应力变形;通过反复调试焊接参数与预热工艺,解决了不锈钢在不同温度环境下的焊接适配问题,这一细节曾是许多商业航天企业研发中的常见卡点。最终成品的尺寸精度与焊缝质量均达到航天级标准,为后续静力试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此次突破的产业价值尤为显著。当前我国商业航天正加速进入批量化发射阶段,但大直径贮箱等核心结构件的规模化制造能力一直存在供需缺口,部分企业甚至因关键部件卡壳导致研发周期延长两年以上。光年探索通过构建“研发-试验-量产”全链条能力,不仅具备了此类产品的稳定交付能力,更能以不锈钢贮箱特有的成本优势(理论上可降至传统铝合金贮箱的十分之一),为商业火箭提供超高性价比解决方案。这种能力将直接推动火箭制造成本下降,加速商业航天的产业化进程。
从行业发展视角看,该成果是商业航天制造产业链成熟的重要标志。正如重型运载火箭贮箱研制所验证的,不锈钢材料在重复使用、低成本航天装备中具有广阔前景,而光年探索的技术突破,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商业航天的制造生态。未来随着TL-3火箭等型号的推进,以及更多商业航天项目的落地,这种大直径不锈钢贮箱的规模化应用,将为我国航天产业注入更强劲的发展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