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基地获批河南钢铁行业首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

来源:网络 时间:2025-10-11 11:25:04

  10月9日,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正式批复,同意河南安钢周口钢铁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周口基地”)备案设立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作为河南省钢铁行业首家获此资质的企业,这一突破标志着周口基地在高端人才引育、核心技术攻关与产学研融合领域迈出关键步伐,更为河南传统钢铁产业向先进材料高地转型注入强劲动能。
  此次资质获批,是对周口基地科研实力与发展潜力的权威认可。作为周口市支柱型工业项目,周口基地近年来以高标准布局产业升级,不仅建成全球领先的5600毫米+5500毫米双机架板材生产线,填补国内4.8米以上板材生产空白,更在智能制造领域实现突破——1.4公里长的生产线通过数千个智能传感器与5G专网实现全流程自动化,智能轧制控制系统以毫秒级响应精准调控产品指标。从高端板材研发到绿色生产转型,基地已构建起支撑创新的坚实产业基础,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的落地则成为其从“生产制造”向“研发创造”跃迁的核心支点。
  聚焦前沿技术突破,基地将以博士后平台为核心构建自主创新体系。新平台将围绕三大方向开展系统性研究:钢铁冶金新技术迭代、智能化工厂深度升级、绿色制造工艺优化,精准对接高端制造领域的材料需求。初期拟引进多名博士人才,联合高校与科研院所共建研发平台,重点攻关高强汽车板、耐腐蚀容器钢等高端产品,同时针对超宽特厚板均质化生产、智能轧制工艺优化等“卡脖子”问题启动专项课题,力争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专利,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技术壁垒。这种“生产场景导向+前沿技术攻关”的模式,将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与河南钢铁集团“揭榜挂帅”的科研机制形成协同效应。
  在人才生态构建上,基地正打造多层次创新培育体系。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将落实“项目+团队+导师”培养机制,配套专项科研经费与多元化激励政策,探索成果转化收益分成等机制,为高层次人才提供全周期支持——这与省内博士后基地“建章立制保障科研、优化服务吸引人才”的建设要求高度契合。同时,基地联动本地职业院校推进产教融合,通过“双师带徒”“工学交替”模式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缓解行业“技工荒”难题。目前,仅宽厚板生产一线就已有9名博士常驻攻关,叠加博士后平台的人才集聚效应,将形成“高端领军人才+骨干技术人才+实操技能人才”的立体队伍。
  立足区域发展战略,基地以创新平台助力制造业强省建设。此次获批恰逢河南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与“制造业强省”战略的关键期,周口基地主动对接临港经济、新能源装备制造等产业链,探索超宽板材在船舶制造、风电塔筒等领域的应用拓展。按照规划,基地将以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为起点,逐步整合政策、技术与资本资源,目标升级为省级重点实验室乃至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打造中原地区钢铁新材料研发核心阵地。
  “我们不再只是生产钢材的企业,而是致力于成为新材料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周口基地技术负责人表示。从一片工地到拥有“世界轧机之王”与博士后科研平台的创新热土,周口基地的发展轨迹正是河南钢铁产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未来,基地将以人才为核、以创新为翼,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道路上持续突破,为河南钢铁集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重塑重工业竞争优势注入坚实力量。

免责申明:凡本网所转载之内容仅供参考,其中任何观点均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文章中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如有任何疑问均可致电上海华诚金属网021-56785508。
  • 资讯
  • 电话
    固话:021-66788265
    客服:18017717126
  • 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