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0米深地突破!宝钢高抗扭套管铸就国产油气装备新高度

来源:网络 时间:2025-10-14 09:46:37

  在塔里木盆地腹地的沙漠深处,富东105井的钻井平台传来捷报——宝钢股份自主研发的高抗扭套管成功下入8500米深度,不仅创造了该类套管下井深度的国内新纪录,更标志着我国超深层油气勘探开发的关键装备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一、极限工况下的技术攻坚
  富东105井作为塔里木油田的重点天然气探井,其井下环境堪称“地质炼狱”:180Mpa的地层压力相当于每平方厘米承受1800公斤重量,175℃的高温接近沸水的两倍,加之高含硫介质与严重地层漏失,常规套管在如此极端条件下极易发生扭断、腐蚀或密封失效。更具挑战性的是,该井采用四开井身结构,传统钻井工艺根本无法触及目的层,亟需定制化的装备与方案支撑。
  面对这一难题,宝钢产销研团队构建了“方案定制-产品研发-现场保障”的全链条攻坚体系。在方案设计阶段,创新性提出套管尾管钻井及旋转下入工艺,这一技术在国内超深井复杂井中属首次应用,通过将套管与钻井工序协同整合,大幅提升了钻井效率与井壁稳定性。产品研发环节,针对性开发的超高抗扭套管将抗扭强度提升至40000N・m以上,远超常规套管标准,且通过优化材料配方与热处理工艺,实现了高强度与耐蚀性的平衡,完全符合API 5CT第十一版标准中对超深井套管的严苛要求。生产过程中,团队执行“全参数检验+终身追责”制度,每个工艺参数100%核验,成品10%抽检,确保每根套管都能承受深地极端考验。
  二、深地勘探的装备“破局”价值
  此次8500米纪录的诞生,为我国超深层油气开发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数据显示,塔里木盆地超深油气资源约占全球19%,但埋藏深度普遍超过8000米,长期以来受限于装备技术,开发利用率偏低。宝钢高抗扭套管的成功应用,不仅解决了富东105井的钻井难题,更形成了可复制的超深井套管解决方案。
  从行业维度看,该突破打破了高端油套管的技术壁垒。此前,超深井套管核心技术多被国外企业垄断,而宝钢通过自主研发,在抗扭强度、高温稳定性等关键指标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研发的套管产品已通过上百次严苛试验,涵盖材料力学、腐蚀抗性、密封性能等全维度检测,完全适配超深、高压、高腐蚀的复杂井况。这种技术突破不仅降低了我国油气开发对进口装备的依赖,更将套管采购成本降低15%-20%,为油田企业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三、能源安全战略下的持续深耕
  此次突破并非偶然,而是宝钢深耕油气装备领域的必然结果。早在2024年,宝钢研发的BG155V高强高韧套管便已助力塔里木深地塔科1井冲击万米深度,积累了丰富的超深井装备研发经验。此次针对富东105井的定制化产品,进一步展现了其“一井一策”的研发能力——从协助油田制定钻井方案,到现场4天4夜的技术护航,再到后期产品迭代优化,形成了贯穿勘探开发全周期的服务能力。
  面向未来,随着我国向“深地进军”战略的推进,超深层油气开发将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核心战场。宝钢表示,将以此次纪录为起点,聚焦更高强度、更优耐蚀性的套管产品研发,重点突破10000米级特深井装备技术,同时依托与东北大学等高校的产学研合作,持续推动材料配方与制造工艺的迭代升级。这些努力不仅将助力我国攻克更多超深油气藏,更将推动国产油气装备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提升,为“端牢能源饭碗”提供坚实的装备支撑。

免责申明:凡本网所转载之内容仅供参考,其中任何观点均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文章中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如有任何疑问均可致电上海华诚金属网021-56785508。
  • 资讯
  • 电话
    固话:021-66788265
    客服:18017717126
  • 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