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力高功能型不锈钢,驱动钢铁产业进阶
近日,广西正式印发《广西制造业重点优势产业补链强链延链行动方案》,这份方案聚焦于广西优势产业、传统产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补链、强链、延链工作,力求全方位促进产业集群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台阶。
根据《方案》规划,到2027年底,广西将推动多类型产业链实现不同程度的升级。优势产业链如机械装备、汽车及新能源汽车等将强链升链;传统产业链包括糖、铝、钢铁等要延链拓链;战略性新兴产业链像人工智能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及储能等需建链补链。在这一过程中,广西力争新增1个5000亿级产业、1个4000亿级产业,大力培育领航企业、链主企业、专精特新企业等,显著提升产业链与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的融合水平,增强产业链韧性与安全水平,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大步迈进。
在传统产业链延链拓链方面,钢铁产业链的转型升级被摆在重要位置。广西将加快钢铁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推动产能向优势企业集中,稳步提升品种钢在整体产量中的比重。在产品类型上,重点发展汽车用钢、新能源用钢、船舶及海洋用钢、压力容器钢、家电用钢、高性能结构钢等。其中,以300系、400系、500系为核心,积极开发高功能型不锈钢及其制品成为一大亮点。这意味着广西钢铁产业将在不锈钢领域发力,凭借研发高功能型产品,满足更多高端、特殊领域的需求,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
为保障钢铁产业升级目标的实现,广西还将推动重点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持续完善钢焦一体化布局,并且推动组建广西钢铁研究院。超低排放改造将助力钢铁企业减少环境污染,契合绿色发展理念;钢焦一体化布局有利于优化产业流程,降低生产成本;而广西钢铁研究院的组建,则能够为钢铁产业的技术创新、产品研发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与技术保障。
广西在钢铁产业尤其是不锈钢领域的布局,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例如广西北港新材料有限公司,作为一家从红土镍矿冶炼到不锈钢宽板冷轧成品全流程生产的大型国有企业,近年来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其通过全过程数字化管理运营,实现了从设计到销售的高效协同。在产品研发上成果显著,今年一季度投入研发费用2.18亿元,成功研发高抗磁不锈钢GH1201、表带钢、纽扣钢等新产品。该公司还依托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开展特钢领域研究,多项科研成果实现转化,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检测中心获CNAS权威认证,产品通过多个国外标准认证,在国际市场上崭露头角。同时,其研发的低品位红土镍矿资源高效低耗清洁生产镍铁合金技术,以及冷轧不锈钢带轧退洗一体化柔性生产关键技术,分别荣获重要奖项,彰显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强劲实力。
此次《方案》中对钢铁产业链的规划,也为像北港新材料这样的企业指明了新的发展方向。未来,企业可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加大在300系、400系、500系高功能型不锈钢产品的研发投入,借助数字化管理与科技创新,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进一步开拓国内外市场。同时,在绿色发展方面,积极响应超低排放改造要求,持续优化生产流程,降低能耗与污染物排放,成为广西钢铁产业绿色转型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