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研高纳材料强势赋能,为AES100发动机筑牢核心根基
近日,我国航空领域传来重大喜讯,首型自主研制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AES100)成功取得生产许可证。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彰显了我国在高功率级别民用航空发动机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飞跃,更为低空装备革新以及通航产业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这一辉煌成就的背后,中国钢研旗下的钢研高纳发挥了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作为关键高温部件材料的核心供应商,其提供的多种高性能材料,成为AES100发动机稳定运行、性能卓越的坚实保障。
钢研高纳为AES100精心打造了涵盖高温合金、钛合金、不锈钢等多类型产品矩阵,产品形态丰富,包括锻件、铸件、丝材、带材等,全面覆盖发动机不同部位的用材需求,助力我国民用航空动力系统实现从初步“能造”到成熟“可用”的华丽转身,极大提升了我国在全球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话语权与竞争力。
一、构建体系:开辟适航认证新航道
AES100作为我国首款严格对标国际适航标准精心研制的1000千瓦级民用涡轴发动机,对材料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使用寿命提出了近乎严苛的要求。在国内适航认证经验匮乏、可供借鉴案例稀少的艰难处境下,钢研高纳勇挑重担,主动作为,积极投身适航认证工作。
钢研高纳的专业团队潜心钻研,精心编制多项详尽的材料试验大纲,全方位考量材料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同时,组织开展多次严谨的评审工作以及细致入微的制造符合性检查,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影响发动机安全与性能的细节。在整个过程中,钢研高纳深度参与到我国高温合金适航认证体系的构建当中,通过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成功搭建起该体系的雏形架构。这一成果意义非凡,为后续国产民用发动机型号适航材料的选用、评估以及认证流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模板,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将有力推动我国民用航空发动机产业在规范化、标准化的道路上大步迈进。
二、技术攻坚:精密铸造攀越新高峰
发动机关键部件对于尺寸精度、冶金质量以及适航性能有着极为严格的标准。钢研高纳聚焦不锈钢轴流机匣和K4169轴承座等核心构件,集中优势力量,系统开展精密铸造关键技术攻关行动。
在模具设计环节,技术人员运用先进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结合流体力学、材料成型等多学科知识,反复优化模具结构,确保液态金属在浇注过程中能够均匀、顺畅地填充模具型腔,最大程度减少成型缺陷。对于浇注系统,通过模拟不同浇注温度、速度以及压力条件下金属液的流动状态,精准调整浇注参数,实现高效、稳定的浇注过程。在热处理与焊接工艺方面,引入智能化控制设备,精确控制加热速率、保温时间以及冷却速度,保证材料组织结构均匀,焊接接头牢固可靠。同时,创新性地结合数值模拟与实验验证手段,构建起“模拟—验证—改进”的闭环研发体系。每一次模拟分析的结果都作为实验验证的依据,而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又反过来促使模拟模型进一步优化。经过无数次的反复迭代,钢研高纳成功攻克一系列技术难题,大幅提升了产品合格率与稳定性,完美契合民用发动机对铸件“零超差”的超高适航标准,为AES100发动机关键部件的批量交付筑牢根基。
三、量产突破:助力高性能合金稳健应用
围绕AES100发动机核心的高温合金材料GH4720Li,钢研高纳展现出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提前两年便着手布局研发工作。基于先进的数据模拟技术以及大量的实验验证,科研团队深入探究材料在不同加工工艺下的组织演变规律与性能变化趋势。
在等温锻造工艺方面,通过精确控制锻造温度、应变速率以及锻造比等关键参数,实现对材料微观组织的精准调控,使合金内部晶粒均匀细化,有效提升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同时,优化全流程制备工艺,从原材料的熔炼提纯,到中间坯料的轧制、锻造加工,再到最终成品的热处理与表面处理,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控与精细优化。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突破关键技术瓶颈,实现了GH4720Li合金材料的稳定批量化生产。目前,该材料已成功应用于10余种航空发动机与燃机项目,为我国多型号航空装备的国产化进程以及工程化应用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材料支撑,切实推动我国航空产业朝着自主可控、高质量发展的方向稳步前行。
未来,钢研高纳将继续秉持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在材料领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研发优势,坚定不移地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耕民用航空产业材料需求,不断推陈出新,为我国民用航空产业的高质量腾飞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助力我国航空事业在世界舞台上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据悉,AES100发动机凭借攻克的200余项关键技术,具备诸多卓越特性。其安全性极高,在面对结冰、暴雨等极端恶劣气候条件,以及强电磁干扰等复杂环境时,依旧能够稳定运行,保障飞行安全。在经济性方面表现出色,低油耗设计降低了运营成本,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同时,该发动机维护便捷,模块化的设计理念使得维修保养工作更加高效、简单。其环境适应性广泛,无论是高海拔地区,还是高温、高湿的热带环境,都能良好适配。可灵活配装5-6吨级双发直升机和3-4吨级单发直升机,还能应用于倾转旋翼机等飞行器,广泛执行运输、观光、巡逻、警用、救援等多样化任务,其能效、寿命等关键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前景十分广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