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产业再造:从“一锰独大”到“一绿四驱”
秀山被誉为“世界锰都”,但涉锰产业在给秀山带来丰厚回报的同时,也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失衡。为改变这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秀山人壮士断腕,主动摒弃传统路径,走出了一条依靠绿色驱动的全新之路。
特色效益农业是秀山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打造中药材、茶叶、畜禽3个10亿级产业和100亿级的金银花产业园,再造乡村发展引擎。秀山县农业产业基地超过100万亩,“一药两茶”规模全市最大,“两品一标”数量持续增加。每年1.1亿单快递包裹,将秀山优质农产品卖到了世界各地。
为打造以特色加工业为支撑的新型工业,生物医药、食品、新材料、电子信息、汽车配件等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正在秀山加速崛起。2021年,秀山县引进项目142个、投资总额116亿元,海王、步长、红日等领军企业纷纷落户,渝东南智能化和清洁化程度最高的茶叶加工中心建成投用。海关办事处入驻秀山,保税仓库建成投用,市级高新区即将挂牌。
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秀山倾力打造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国家电子商务示范标杆和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消费集聚中心。加快构建城市核心商圈、社区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乡镇集贸市场和城乡配送、电商物流、冷链物流、专业化物流系统集成的商贸物流新格局,建成武陵山区首个百亿级批发市场集群,开行陆海新通道武陵山班列,物流园区、农村电商斩获多项国字号殊荣。
为做好文旅融合的大文章,秀山成功创建西街、凤凰山、洪安边城3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协同打造武陵山世界级文旅景区群,将洪安边城打造成以“中国初恋之城”为主题的国家5A级旅游景区;将川河盖打造成休闲避暑胜地和户外运动天堂;将县城打造为旅游集散中心,推动秀山文旅进入武陵山区第一方阵,“书中边城·画里秀山”品牌唱响全国。
锰都秀山“一锰独大”的发展模式已然变轨,特色生态资源、特色加工业、特殊区位和特色文化支撑的特色农业、新型工业、商贸物流和民俗生态文化旅游已成为边城崛起的“绿色四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