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长钢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正式并网投运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2-08 10:24:55

  近日,首钢工程公司总承包的首钢长钢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正式并网投运。这一项目不仅是首钢集团首个“双示范工程”(技术示范与管理示范),更标志着长钢公司在绿色低碳转型中迈出关键一步。通过超高温超高压技术的应用与全流程数字化管理,项目实现了煤气资源的高效利用,为钢铁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绿色样板”。
  项目概况:从规划到落地的里程碑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富余煤气双超发电项目于2024年1月20日获批开工,2025年1月11日成功并网,历时仅11个月。项目采用“超高温超高压煤气锅炉+65MW再热式抽凝式汽轮机+70MW发电机组”的核心配置。在投运仪式上,长钢公司党委书记王春生发布并网指令,现场按下并网按钮,标志着长钢公司自发电率显著提升,能源结构向清洁化、高效化转型。
  技术创新:超高温超高压技术的突破
  1.热效率跃升的关键
  项目采用“超高温超高压技术”,与传统中温中压机组相比,热效率更高,发电煤耗更低。通过再热式抽凝汽轮机,蒸汽在高压缸做功后返回锅炉二次加热,提高蒸汽品性,从而再次做功,同时抽汽满足冬季采暖需求,实现热电联供。
  2.核心设备选型
  超高温超高压煤气锅炉:适配钢厂富余煤气成分,采用分级燃烧技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
  再热式抽凝汽轮机:通过多级抽汽设计,灵活平衡发电与供热需求,综合能源利用率更高。
  工程挑战与智慧化解决方案
  1.复杂施工环境的突破
  项目面临杂填土深厚、地下水位高、管线交错等地质难题,以及北方冬季低温对施工的影响。首钢工程公司通过全过程BIM设计,构建三维数字化模型,提前完成管线碰撞检查与路由优化,减少返工率,降低材料损耗。
  2.高效施工组织
  锅炉安装阶段,部署400吨履带吊实现受热面模块化吊装,同步分区焊接作业,工期缩短20%。
  管道系统采用“预制+模拟安装”模式,场外预制率达85%,减少高空焊接风险,提升施工安全性。
  多维效益:经济、社会与生态共赢
  经济效益:年发电量达5.042亿kWh,可覆盖长钢公司30%以上用电需求,年节约标煤9.2万吨。
  生态效益:年减排二氧化碳约24万吨(按1吨标煤排放2.6吨CO₂计),助力长钢公司碳配额目标达成。
  社会效益:冬季供暖期可稳定供应工业蒸汽,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服务区域民生。
  管理创新:“四个示范”引领行业标准
  项目严格贯彻首钢集团“工期、质量、过程、投资”四控示范要求:
  工期控制:通过BIM与施工模拟压缩关键路径,确保11个月交付;
  质量控制:建立全流程数字化验收体系,设备安装合格率100%;
  投资控制:采用全生命周期成本管理,动态优化资源配置,投资回报周期缩短至5年。
  未来展望:绿色冶金的持续革新
  首钢工程公司将以该项目为起点,深化在低碳冶金、余能利用等领域的技术积累,推动氢冶金、碳捕集等前沿技术落地。通过提供“绿色设计-智能建造-智慧运营”全流程服务,助力钢铁行业迈向“双碳”目标。
  首钢长钢双超发电项目的成功投运,不仅是一次技术升级,更是钢铁行业绿色革命的标志性事件。它证明,通过技术创新与精益管理,传统重工业能够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重跃升,为全球钢铁低碳转型提供“中国方案”。

免责申明:凡本网所转载之内容仅供参考,其中任何观点均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文章中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如有任何疑问均可致电上海华诚金属网021-56785508。
  • 资讯
  • 电话
    固话:021-66788265
    客服:18017717126
  • 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