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钢新区跻身首批省级创A领跑企业:钢铁业绿色转型的“标杆密码”
9月19日,河北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布首批“全省重点行业环保绩效创A领跑企业”名单,河钢集团唐钢公司新区成功入选,成为全省仅有的4家获此殊荣的钢铁企业之一。在河北全力推进钢铁企业全面创A的背景下(全省已培育A级钢铁企业45家,数量居全国第一),这一荣誉不仅印证了唐钢新区环保治理的领先地位,更成为传统钢铁企业以“绿”焕新的典型样本。
全链条治理:构建循环经济的硬核根基
唐钢新区的领跑地位,植根于覆盖生产全流程的深度污染治理体系。作为钢铁生产污染防控的关键环节,烧结、炼铁、炼钢、轧钢等工序被纳入精细化管控范畴,通过采用国际先进的超低排放技术,实现“三废”处理与循环利用的闭环管理。其中,烧结工序颗粒物排放浓度稳定控制在5mg/m³以下,远优于国家超低排放标准;工业废水经深度处理后达到100%循环利用,彻底实现“零外排”;固废综合利用率提升至98%以上,构建起“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这种全工序、全要素的治理力度,恰好契合河北省创A标准中对“有组织排放、无组织排放、清洁生产”等核心指标的严苛要求,为获评领跑企业筑牢基础。
技术与管理双驱:激活绿色发展的创新动能
在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的双重加持下,唐钢新区突破了传统钢铁企业“重治理、轻运营”的瓶颈。技术层面,公司打造智慧环保管理平台,对各工序污染物排放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实现环保设施运行状态的精准调控与异常预警,这种数字化赋能的管控模式,与河北省创A标准中“数字化智能制造、监测监控水平”的要求高度匹配。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低碳技术研发,紧跟全省“绿电—绿氢—绿钢”的技术探索浪潮,为近零碳生产储备技术动能。
管理层面,一套“全员参与、全程闭环”的责任体系已然成型。环保目标被逐层分解至各部门、各岗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网络,配合主动公开的环境信息与社会监督机制,既夯实了日常管控实效,更树立起“绿色钢企”的公众形象。这种“技术赋能+制度护航”的组合拳,正是其在9大维度综合考评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标杆效应:政策红利与行业引领的双向价值
此次获评“领跑企业”,不仅是对过往成果的认可,更意味着唐钢新区将在政策支持与行业引领中发挥双重价值。根据河北省相关政策,领跑企业将在监督方式、生产调控、要素保障等方面获得重点支持,这与全省为创A企业提供的差别化电价、排污权抵押贷款等激励政策形成叠加效应,为企业持续深化绿色转型注入动力。
从行业视角看,唐钢新区的实践为钢铁业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河北作为钢铁大省,钢铁行业环保治理成效直接关系全省减排目标——据测算,钢铁企业全面创A后可减少污染物排放30%以上,为全省工业减排贡献12%以上。唐钢新区通过全链条治理、数字化管控、全员化管理的三维模式,证明了钢铁企业可通过技术革新与管理升级实现“环保领跑”与“效益提升”的双赢,为全省45家A级钢铁企业树立了“从达标到领跑”的进阶标杆。
从全流程污染治理到数字化精准管控,唐钢新区的创A之路,正是河北钢铁产业以“含绿量”提升“含金量”的生动缩影。作为首批领跑企业,其经验将加速带动全行业技术革新与管理创新,推动更多钢铁企业从“环保达标”向“绿色领跑”跨越,为河北工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坚实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