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钢主导修订ISO 3651两项国际标准:以技术实力抢占全球不锈钢行业话语权高地

来源:网络 时间:2025-07-11 11:25:26

  近日,国际标准化组织金属和合金腐蚀技术委员会(ISO/TC156)正式批准由太钢主导修订两项国际腐蚀标准——ISO 3651-1:1998(硝酸介质中不锈钢抗晶间腐蚀性能检测)与ISO 3651-2:1998(硫酸介质中不锈钢抗晶间腐蚀性能检测)。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是太钢在不锈钢腐蚀检测领域技术实力的集中彰显,更标志着中国企业在全球不锈钢行业标准制定中从“参与者”向“主导者”的角色跃升,为抢占行业话语权奠定了坚实基础。
  标准修订:关乎产业安全的“基石工程”
  ISO 3651-1与ISO 3651-2作为不锈钢腐蚀检测领域的核心国际标准,规范了不锈钢在硝酸、硫酸等强腐蚀介质中的晶间腐蚀性能检测方法,直接关系到材料在能源、化工、核电等关键领域的服役安全与寿命。这类场景对不锈钢的抗腐蚀性能要求极致严苛,例如化工行业的反应釜、能源领域的管道系统,一旦因材料腐蚀导致失效,可能引发安全生产事故或重大经济损失。
  原标准自1998年发布以来,已难以适应近年来不锈钢材料研发的新进展——新型合金成分、先进轧制工艺的应用,使不锈钢的微观结构与腐蚀特性发生变化;同时,下游行业对腐蚀检测的精度、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太钢主导的修订工作,将针对原标准在敏化温度控制、焊接试样评价方法等方面的滞后性进行优化,并计划引入草酸电解浸蚀法等更高效的检测手段,使标准更贴合当前产业实践,为全球不锈钢材料的安全应用提供更科学的技术依据。
  技术积淀:从“跟跑”到“领跑”的实力背书
  太钢此次获批主导修订,并非偶然。作为全球不锈钢领域的领军企业,太钢拥有齐全的不锈钢产品牌号,覆盖从常规不锈钢到特种耐蚀合金的全谱系,在腐蚀检测领域积累了数十年的技术沉淀:
  其技术团队长期深耕不锈钢晶间腐蚀机理研究,建立了完善的实验室检测体系,参与制定多项中国国家标准与行业标准;
  在国际层面,太钢此前已深度参与ISO/TC156的标准研讨,对国际标准的制定逻辑、技术框架有着深刻理解;
  依托在核电用钢、超级奥氏体不锈钢等高端产品上的实践,太钢掌握了极端腐蚀环境下材料性能的检测数据,为标准修订提供了扎实的实验支撑。
  这种“从实践中来,到标准中去”的技术路径,使太钢的修订方案在ISO/TC156第37届年会上获得全球16国代表的共识——6月23-27日在西安召开的会议上,太钢技术中心标准修订小组系统论证了修订的必要性,其提出的技术方案因科学性与前瞻性,最终被确定为修订主导方,张利涛博士担任项目负责人,计划36个月内完成修订并于2028年6月发布新版标准。
  话语权升级:从“产品输出”到“规则输出”的跨越
  在全球产业竞争中,标准制定权是最高级别的话语权。谁掌握标准,谁就能定义“合格线”“优质线”,进而影响产业链的价值分配。太钢主导修订国际标准,其意义远超技术层面:
  对行业:推动全球不锈钢腐蚀检测标准的更新迭代,使标准更适配新材料、新工艺,助力整个行业提升抗腐蚀技术水平,降低产业链安全风险;
  对企业:通过将太钢在耐蚀钢领域的技术成果与实践经验融入国际标准,可打破国外在高端不锈钢领域的技术壁垒,为国产材料进入国际市场扫清“标准障碍”;
  对国家:这是中国不锈钢产业从“规模领先”向“技术引领”转型的标志性事件,彰显了中国在高端冶金材料领域的国际竞争力,为其他产业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供了可借鉴的“太钢模式”。
  从参与到主导,太钢在ISO国际标准修订中的突破,是中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的缩影。随着两项标准修订工作的推进,太钢将进一步巩固其在不锈钢腐蚀检测领域的技术权威,而中国在全球不锈钢行业的话语权,也将随之迈入更具影响力的新阶段。

免责申明:凡本网所转载之内容仅供参考,其中任何观点均不代表本网立场,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发现文章中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如有任何疑问均可致电上海华诚金属网021-56785508。
  • 资讯
  • 电话
    固话:021-66788265
    客服:18017717126
  • 咨询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