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开坯线成功热负荷试车,初轧产线重焕生机
9月15日,在一片紧张而期待的氛围中,一支通红炽热的电炉坯缓缓朝着开坯机行进,随着它精准驶入开坯机,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开坯线成功完成热负荷试车。这一关键节点的达成,为条钢初轧产品结构优化改造项目注入一剂“强心针”,更标志着宝钢股份初轧产线在历经40年风雨后,再次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回溯过往,宝钢股份钢管条钢事业部初轧产线于1985年9月正式投产,在那个国内钢铁工业奋起直追的年代,它承载着重要使命,是当时国内独一无二、可同时生产方坯、管坯、板坯的综合性初轧产线。从模铸技术主导的发展初期,逐步过渡到连铸连轧的先进生产模式,从单纯追求规模扩张,到后来专注精益运营,40年漫长岁月里,这条产线始终高效运转,累计产出优质钢坯数量超6400万吨。这些钢坯如同“工业粮食”,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汽车、能源、机械等关乎国计民生的关键领域,为我国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材料支撑。
时代在发展,钢铁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在宝武集团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高效化“四化”发展方向的指引下,宝钢股份深刻洞察行业趋势,果断启动条钢初轧产品结构优化改造项目,旨在全面升级初轧产线。此次改造意义非凡,一方面是为了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契合当下市场对高端钢材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积极响应绿色生产号召,提高产线整体运行效率,降低工序成本。
整个项目规划细致且紧凑,涵盖1条开坯线与1条小棒线建设。值得一提的是,新产线配备了智能数字伺服液压系统等一系列国际先进设备,这将助力拓展生产新能源汽车用齿轮钢、轴承钢等此前受技术限制、依赖进口的“卡脖子”产品,有望填补国内高端棒材市场空白,全力打造一条在国内外都极具竞争力的高端长材生产线。
条钢初轧产品结构优化改造项目从一开始就秉持着严格苛求的态度,施工节奏明确且紧凑。今年2月,项目打下第一根桩基,宣告正式动工;5月,工程全面铺开,进入热火朝天的建设阶段。按照既定计划,9月开坯线需实现投产,明年年初小棒线也要投入使用。其中,开坯线承担着供坯中心的关键功能,早一天投产,就能早一天创造效益。然而,钢管条钢事业部团队在推进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老厂房空间布局复杂、施工难度大,部分设备需异地重装,流程繁琐,加之今年夏季高温天气持续,都给项目推进带来不小挑战。但团队成员毫不退缩,在短短4个月时间里,日夜加班加点,全力推进土建工程、设备安装以及调试等各项改造任务,最终成功完成热负荷试车。接下来,开坯线计划在9月底开启边生产边调试模式,力求在今年内完成产能爬坡,尽快释放产能。
从1985年到2025年,40年时光见证了宝钢人的拼搏与奋进。这不仅是对“85·9”精神的一脉相承,更是宝钢股份迈向做强做优做大新征程的激昂号角。展望未来,钢管条钢事业部将继续以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小棒线建设工作,持续突破高端线材产品在规格与性能方面存在的瓶颈问题,书写宝钢股份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绿色智能制造的全新篇章,为我国钢铁行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