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钢加钒不穿水高强钢:区域基建的“钢铁脊梁”
近期,国家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成果丰硕,喜讯频传。其中,由内蒙古兴安盟敬业集团乌兰浩特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乌钢”)生产的加钒不穿水高强钢,在两项重大工程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凸显了乌钢卓越的产品品质与服务能力。沈阳至长白山高速铁路(简称“沈白高铁”)现已进入联调联试阶段,兴安盟突泉县44.5万千瓦风电项目也已实现全容量并网投产。
沈白高铁与兴安盟突泉县风电项目对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非凡。沈白高铁建成后,将极大地优化区域路网结构,加强区域间的互联互通,带动沿线地区的经济交流与发展。突泉县风电项目的全容量并网,则能有效推动当地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优化区域电网结构,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然而,这两项工程均地处高寒地区,施工环境恶劣,对建筑材料的性能提出了极为严苛的要求。钢铁产品不仅要具备高强度,以承受巨大的压力和荷载,还需拥有出色的韧性,防止在低温环境下发生脆断,同时要保证良好的稳定性,抵御恶劣气候的侵蚀。
乌钢凭借先进的生产工艺,成功研发出加钒不穿水高强钢,恰好满足了这些工程的高要求。这种钢材具有一系列优异特性:耐腐蚀性能卓越,能够有效抵御高寒地区潮湿、寒冷空气以及可能存在的化学物质侵蚀,延长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韧性强,在极寒条件下依然能保持良好的可塑性和抗冲击能力,确保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不易生锈,减少了维护成本与因锈蚀导致的安全隐患;性能稳定,无论是面对温度的剧烈变化,还是长期的使用磨损,都能始终保持优良的力学性能;易焊接的特性则让施工过程更加便捷高效,保障了工程的顺利推进。
沈白高铁项目经理田延巍对乌钢加钒不穿水高强钢赞不绝口。他表示,该钢材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延伸率等关键性能指标均远超国家标准,钢材外观质量上乘。特别是钢材中添加的合金成分,进一步提升了其力学性能与耐腐蚀性,完美契合高铁线路在基础支撑、荷载分散与传递以及防水等方面的建设需求。在突泉县风电项目中,乌钢加钒不穿水高强钢同样表现出色。兴安盟突泉县44.5万千瓦风电项目副总经理滕玉良透露,项目已采购乌钢产品5000多吨。后续,在规划中的63.85万千瓦风电项目建设里,将新建10台风机(其中7台单机容量为6.25万千瓦,3台单机容量为6.7万千瓦),并配套建设10台箱式变电站及相关检修道路,届时还将继续与乌钢开展合作。
乌钢加钒不穿水高强钢在沈白高铁与突泉风电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不仅验证了其产品的可靠性,更为区域路网与电网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坚实保障。未来,随着更多类似重大工程的推进,乌钢有望凭借自身技术与产品优势,持续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贡献力量,助力区域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