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加码5700亿韩元扶持钢铁业 财政赋能出口与技术升级双驱动
韩国财政部近日正式公布钢铁产业专项扶持方案,通过出口金融支持、技术研发投入及贸易风险防控等多维举措,为受关税冲击的钢铁企业注入发展动能。此次推出的5700亿韩元(约合3.84亿美元,按11月6日韩元对美元汇率0.0006918计算)扶持礼包,既是应对短期出口压力的务实之举,更是布局高端钢铁产业的长期战略。
三维度财政支持精准破局
本次扶持方案以"稳出口、降成本、促创新"为核心,构建起多层次政策支撑体系。在出口保障方面,政府设立4000亿韩元出口供应链担保基金,为钢铁企业提供订单履约、跨境结算等环节的信用背书,降低海外交易风险。针对企业资金周转压力,配套推出次级补偿计划及紧急低息贷款,其中1700亿韩元专项融资将重点支持生产线现代化改造与自愿性产能调整,符合条件的企业还可享受税收减免优惠。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设计兼顾短期纾困与长期转型。政府明确将2000亿韩元定向投入10种特殊碳钢的研发攻关,计划到2030年实现关键品种自给率提升,助力韩国确立低碳氢基炼钢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相关研发细则预计年底前公布,将聚焦汽车用高强度钢、风电装备用特种钢等高端品类。
贸易与产业政策协同发力
为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韩国政府同步强化贸易救济与产业治理。一方面扩大反倾销税适用范围,重点防范第三国通过转口贸易规避关税的行为,从源头遏制低价产品冲击;另一方面针对螺纹钢等通用钢材供应过剩问题,通过产能优化指导、需求端拓展等方式调节市场供需,推动产业结构向高附加值领域倾斜。
政策出台背景与行业经营压力高度契合。近期韩国两大钢铁巨头浦项制铁与现代制铁公布的2025年三季度业绩呈现分化态势:现代制铁凭借海外布局突破,实现营收同比增长2%至5.7万亿韩元,销量提升5%至430万吨,其印度浦那年产25万吨钢铁服务中心顺利投产,为南亚市场拓展奠定基础;而浦项制铁受国内需求疲软及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营收同比下降6%至14.7万亿韩元,产量微降1%至830万吨。
政策效应聚焦高端转型
此次扶持方案的落地,将从三方面推动韩国钢铁业升级:一是出口担保基金与低息贷款可直接缓解企业现金流压力,帮助浦项制铁等龙头抵御关税冲击;二是特殊碳钢研发投入将填补高端品类短板,提升对汽车、新能源等战略产业的配套能力;三是产能优化与贸易救济措施结合,将加速行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型。
行业分析指出,韩国钢铁业正处于低碳转型与全球竞争的关键期,此次5700亿韩元政策礼包既是应对当前挑战的"急救包",更是构建长期竞争力的"助推器"。随着研发投入落地与海外市场拓展,韩国钢铁出口结构有望进一步优化,高端产品占比提升将成为新的增长引擎。
